免费咨询热线
021-67809116新冠疫情期间,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新冠重症的药品成为市场的急需产品。由于市面上新冠特效药一药难求,不少犯罪分子利用患者和家属购买救命药的急切心理,销售假冒新冠特效药以谋取高额利润。
2023年1月,在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动中,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厅、长沙市市场监管局、长沙市公安联合查办王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新冠特免药品案。该案发生在新冠疫情第一波感染高峰期间,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等人利用市场上新冠药品短缺,自行印制不干胶标签、说明书、外包装纸盒,通过更换普通球蛋白和白蛋白包装,伪造成某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药品,通过王某、卢某、李某等人销售至湖南、湖北、重庆、四川、河北、广东、安徽等10余省30市,涉案金额近2亿元,移送审查起诉27人。王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构成犯罪,省药品监管局、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该案被公安部挂牌督办,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厅联合挂牌督办。
随着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的兴起,肉毒素、玻尿酸等医美产品成为当下热点,巨大的利益空间使得犯罪嫌疑人铤而走险触碰法律底线月,怀化市某消费者投诉,称其通过微信在网上分别从刘某功、章某进处购买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各一盒,其产品外包装上无任何中文标识,疑为假药。经翻译,显示上述涉案产品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标示爱尔兰爱力根制药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经核查,上述产品国内总代理公司复函证实上述肉毒素为假冒。2023年6月,怀化市沅陵县公安局对当事人刘某功、章某进立案侦查。经查,自2019年起犯罪嫌疑人刘某功、章某进从非法渠道购进肉毒毒素产品,明知为假冒产品仍在网上大肆兜售,为逃避打击借用他人微信、支付宝收付货款。截止11月1日,怀化市公安机关先后赴武汉、南昌、长春、四平、广州等外省多地展开案件侦查和嫌疑人抓捕工作,目前已抓捕包括刘某功、章某进在内的犯罪嫌疑人4人,取保候审1人,涉案金额200余万元。该案被省药品监管局、省公安厅联合挂牌督办。
近年来,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利用各类网络销售平台、微信朋友圈实施犯罪,参与人员和地域错综复杂。
2022年9月,慈利县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投诉人称“经朋友介绍认识一个专门治疗癌症的医生,医生开具了一个疗程的药丸(粉),说有把握治疗好癌症,感觉自己被骗了,怀疑买的药为假药”。经查,产品之一药丸(粉)包装上印有“中国药材”的字样,包装上均无产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地址等相关信息。内容物为涉案人从北京某公司线上购进某食品后,将购进的食品粉末装进药丸壳内,通过微信朋友圈宣称具有治疗各种癌症、止血、止疼的作用及在微信朋友圈宣传的各类药品的功效等情形。2022年9月,经张家界市场监管局认定,涉案产品依法定性为假药。2022年9月22日,慈利县市场监管局将伍某、黄某涉嫌销售假药案移交至慈利县公安局。截止至2023年10月,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公安机关已向北京、河南、贵州、广西等地公安机关发出《线索移送函》对涉嫌非法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2023年2月,娄底市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李某某等3人租用城乡结合部的小区闲置门面,进行打包装箱邮寄标示湖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N95医用防护口罩等产品。经查,当事人为谋取非法利益,通过淘宝等渠道低价购进N95口罩白胚,自已印制产品标签,进行口罩非法加工。通过10多个互联网账号销售N95医用防护口罩、保健食品及其他疫情防控物资,该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该团伙涉案产品涉及全国各地,现场查封涉案产品22种(类),货值金额达120余万元。其中涉案口罩货值30余万元,经进一步协查,被告人销售的产品均为非标示企业生产,该案至今已起诉2人,取保2人。
2023年6月,当事人岳阳市岳阳楼区李某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低价收购临近效期或过期的品牌化妆品后,剪掉尾标并用打码机重新打码等手段进行处理,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仓库三个,仓库内堆放有多个知名品牌涉及洁面、修护面霜、保湿精华、润肤液、爽肤水、化妆水等54个品种近6000多瓶(支)产品,还有大量已超过效期的化妆品,及部分被剪掉标有出厂日期和批号尾标的化妆品,以及打码机及电脑等设备。
经鉴定,该场所发现的各类化妆品中,大量产品为超过效期的劣质产品,且还有部分为假冒商标产品。经统计所涉假、劣化妆品品种涉案金额超20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博鱼_官方网站博鱼_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19-2023 博鱼纸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19388号